新闻中心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动态

公司动态

冲压机械手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有哪些要点?
[2025-06-23]

冲压机械手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有哪些要点?


冲压机械手的日常维护保养需遵循 “预防为主、精准维护” 原则,通过系统性保养延长设备寿命、确保精度与安全性。以下是分模块的维护要点及操作规范:

一、机械系统维护

1. 传动部件润滑

齿轮与齿条:每周用高压黄油枪(锂基润滑脂 ISO VG 220)对齿条涂抹润滑脂,运行时异响(如 “咔嚓声”)时需增加润滑频次,涂抹后空运行 5 分钟让油脂均匀分布。

滚珠丝杠:每 200 小时用无尘布蘸取专用丝杠油(粘度 32cSt)擦拭螺纹表面,避免铁屑堆积;若发现螺母运行阻力增大(手推滑块感觉卡顿),需拆卸清洗并更换油脂。

关节轴承:每月通过注油嘴注入耐高温润滑脂(滴点≥260℃),注油时需手动转动关节至全行程,确保油脂覆盖轴承滚道,防止干磨导致间隙变大(正常间隙≤0.02mm)。

2. 机械连接紧固

螺栓检查:每周用扭矩扳手(精度 ±3%)复紧底座固定螺栓(M12 螺栓扭矩 70-80N・m)、手臂连接螺栓(M8 螺栓扭矩 20-25N・m),重点检查振动部位(如大臂与底座连接处),松动时需标记位置并记录扭矩值。

夹具固定:每次换产时检查夹爪固定螺栓(建议使用防松胶 Loctite 243),夹爪开合动作 5 次后确认无位移,否则需调整定位销(配合间隙≤0.05mm)。

二、电气与控制系统维护

1. 电气元件检查

控制柜:每日观察面板指示灯(如伺服驱动器 LED 显示 “RUN” 为正常),每月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4MPa)吹扫内部灰尘,重点清理散热风扇网罩(堵塞时散热效率下降 30%),风扇转动异响时立即更换(轴承寿命约 2 万小时)。

电缆与接头:每周目视检查动力电缆(如伺服电机线)是否有破皮(绝缘层破损需立即包扎),信号接头(如 DB25 接口)需插拔测试 5 次,接触不良时用专用清洁剂(如 CRC 2068)擦拭针脚。

2. 传感器校准

光电传感器:每周用无尘布蘸酒精擦拭镜头,调整检测距离(标准值 3 米),用标准块(100mm×100mm)测试响应时间(≤10ms),偏差超过 20% 时需重新校准发射端与接收端对齐度(偏差≤0.5°)。

压力传感器:每月用标准砝码(如 5kg)校准夹具压力值,显示值与实际值误差超过 0.5% 时,通过 PLC 程序修正偏移量(如实际 5kg 显示 4.98kg,需输入 + 0.02kg 补偿)。

三、气动系统维护

1. 气源处理

空气过滤器:每日观察过滤器水杯水位,积水超过 1/3 时需排放;每周更换滤芯(精度 5μm),若压缩空气中含油(气味刺鼻),需在前端加装除油器(过滤效率≥99.9%)。

减压阀:每月检测输出压力(标准 0.6MPa),波动超过 ±0.05MPa 时需更换调压弹簧,压力异常会导致吸盘真空度不足(标准 - 80kPa,低于 - 70kPa 时无法稳定抓取)。

2. 气管与接头

泄漏检测:每周用肥皂水涂抹气管连接处,冒泡处需更换 O 型圈(材质 NBR,耐温 - 20~80℃);对于快速接头,插拔 5 次后若松动需更换卡套(适用 φ6mm 气管的卡套拧紧扭矩 8-10N・m)。

电磁阀维护:每季度拆解电磁阀阀芯(动作频率高时每月检查),用丙酮清洗阀芯污垢,测试线圈电阻(标准值 24V DC 线圈电阻约 50Ω),偏差超过 10% 时需更换线圈。

四、精度与功能校准

1. 重复定位精度测试

每月用激光干涉仪(精度 ±0.5μm)检测各轴重复定位精度(标准≤0.03mm),若 X 轴偏差超过 0.05mm,需调整丝杠预紧力(通过电机端螺母调节,预紧力不足会导致反向间隙增大),或更换磨损的丝杠螺母(寿命约 100 万次往复运动)。

2. 联动时序验证

每季度模拟冲压机循环(100 次 / 分钟),测试机械手取放料同步性,允许误差≤30ms;若信号滞后,需检查 PLC 程序扫描周期(标准≤10ms),或更换更高性能的通信模块(如 EtherCAT 从站模块更新为最新固件)。

五、安全系统检查

1. 急停与防护装置

每日按下急停按钮,确认设备在 1 秒内停机,复位后检查各轴位置是否偏移(允许≤0.1mm);安全光栅每季度用专用测试棒(直径 50mm)遮挡光束,测试响应时间(≤50ms),光路偏移时需调整支架(水平度≤0.5°)。

2. 过载保护功能

每半年测试伺服电机过载保护:手动施加 120% 额定负载(如额定负载 10kg,施加 12kg 阻力),系统应在 500ms 内报警停机,否则需检查电流检测模块(采样电阻误差≤1%)或修改 PLC 过载阈值(默认设定为额定电流的 150%)。

六、维护计划与记录

1. 周期性保养表

项目 每日 每周 每月 每季度 每半年 每年

机械润滑 √ √ √ √ √ √

螺栓紧固 - √ √ - √ -

电气除尘 - - √ √ - -

传感器校准 - - √ √ - -

精度测试 - - - √ √ √

系统大修 - - - - - √

2. 故障预警与记录

建立《维护日志》,记录异常数据(如电机温度连续 3 天超过 65℃时需排查散热)、更换部件型号(如某批次轴承寿命偏短需调整供应商),建议使用二维码标签关联设备台账,扫码即可查看历史维护记录。

关键注意事项

维护时必须切断主电源并悬挂 “检修中” 警示牌,气动系统需泄压至 0MPa(压力表显示 0)方可拆卸气管。

对于高频动作部件(如夹爪气缸,每日动作 10 万次),建议储备易损件(如密封件、弹簧),更换周期缩短至标准周期的 80%(如标准周期 6 个月,实际 4-5 个月更换)。

雨季或潮湿环境需增加电气柜除湿器检查频次(每 2 小时观察一次湿度,超过 60% RH 时启动加热除湿),防止电路板受潮短路。

通过系统化维护,可使冲压机械手平均无故障时间(MTBF)提升至 8000 小时以上,夹具定位精度衰减量每年≤0.01mm,显著降低停机损失与维修成本。


返回